维多利亚老品牌vic_App Store


维多利亚老品牌vic
今日头条:
首页 > 教育资讯 >

小男孩被扔在高速路,妈妈“就算坐牢也不要他”!背后原因太心酸
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9-04-02 09:45 访问:

在河南,有个小男孩被丢在高速入口,警察到场后,男孩啜泣着说,他这次数学只考了81分,没达到95分,妈妈说他不争气,打骂一顿后,在高速路口就把他扔下车,驾车离去了!

民警联系上男孩妈妈,妈妈却决绝地说:
 
“想走法律程序就走法律程序!反正我不要他了!我就是不负责,你起诉我吧!”
 
只因分数不达要求,不但要承受妈妈的拳打脚踢,还被不顾死活地遗弃在高速路上。
 
 更伤心的是,就算有警察叔叔相劝,妈妈却宁愿被起诉去坐牢,也不要他!
 
 这对一个孩子来说,该有多么的恐惧、绝望、悲凉?
 
 他会怎么想?
 
 我优秀了,爸妈才会爱我;我考不好,就不配做爸妈的孩子,就要被妈妈“放逐”?
 
 分数,大人们的面子,难道比我还要重要?
 
 可悲的是,这样的爸妈,在留言区里被“炸”出了一大堆。
 
 一位网友说:

“心疼小孩,我懂那种滋味儿。我爸就跟我说过,考不上重点中学就不要我了!”
 
有人伤感地回忆,爸爸跟她说,考好了就给她买新衣服,没考好?就算买了也给撕烂!
 
当时,她真的很难受,觉得爸爸根本就没真心爱自己!
 
还有位朋友幽怨地留言道:
 
“我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……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还会‘冷暴力’,我现在已经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,自卑和苛待自己的情况很严重……”
 
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,中国家庭中,多数存在着某种“功利化的关系”:父母爱孩子,是因为孩子必须会弹钢琴才爱,或者说,是孩子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,父母才去爱他。
  
这种有条件的爱,反映在亲情里,尤其变得悲哀。
 
孩子表现优秀,我们就对他言笑晏晏;孩子表现不佳,我们就对他冷眼相看,还认为是在逼他成才?
  
这样的错,还有多少爸妈在延续?被这样“错爱”的孩子,长大后都怎么样了?
 
爱有了“门槛”
 
孩子就容易“绊脚”
  
曾经,我也是那个考不到高分就要被“冷待”的孩子。
 
打小,父亲对我一直管教极严,考得不好,我就会被暴揍一顿。而比挨揍更难熬的,是父亲的话:
 
“排名才第12,你还好意思吃鸡腿?”
 
“你以后没出息,就别当我女儿!”

……
 
成绩不好就是废物,废物没资格吃鸡腿,更不能得到爸妈的关爱——这让我惶恐、焦虑,却越考越不济。
 
渐渐地,我愈发自卑、懦弱,总觉得做得不好,就不配被父母爱,不配争取这些,不配获得那个……后来,读大学、工作了,接触的人和事情多了,我的心态才慢慢有了转变。
 
多年过去,这样的孩子却依然有很多:
 
考不到95分,就被扔到高速上;
 
学习不好,得被赶出家门——前几天,烟台一个11岁的小男生,因学习不好,被妈妈半夜赶出门,在门外坐了一夜。早上妈妈出门了,都不看他一眼就走了。男孩很伤心,独自搭公交到了福利院,要求收留自己!
 
我们都想着对孩子要求严格,让他成为佼佼者,但当我们对分数有了执念、对孩子苛求优秀时,爱就已经“跑偏”了,是在给孩子设置了一道不必要的“门槛”。
 
每个孩子,都是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爸妈。
 
孩子稚嫩的心会想:好成绩能让爸妈更爱我、更快乐;成绩差了,爸妈没面子,也不给我好脸色。成绩就是一切,不优秀就是罪过、不配被爱!
 
有“门槛”,就会有绊倒。
 
达不到“条件”的孩子,得不到抚慰和鼓励,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,变得敏感、脆弱,甚至自卑、抑郁,容易绊倒在“门槛”之外,难以站起。
 
《正面管教》一书中说:
 
“孩子需要知道,他们要比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。他们需要知道,他们比他们生活中的任何物质财产都重要。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,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的了。”
 
而那些没有被父母用爱“告知”过的孩子,人生始终紧绷着,没有弹性,遇事心态易失衡、处事易失当,活得很辛苦。
 
这样的爱,让我们貌合“心”离
 
有条件的爱,伤了孩子,也会折损亲子感情。
 
曾在论坛看过一位网友的诉述,很心酸。

她说,小时候,学习好父母才对她好;长大了,工作好父母才对她好。

有一次,她成绩从前三掉到第九名,妈妈和她一同走在路上,都不愿意靠近她。
 
她稍微一走近妈妈,妈妈就嫌弃地把她推开。

平时身体不舒服(生理期),想找妈妈问一下,妈妈却一脸恶狠狠不理她。
 
多年过去,每每想起,她依然很伤感,对妈妈无感。
 
用爱来“督促”孩子:他有好成绩,你笑容满脸;他表现不佳,你就“撤回”、或减少你的爱——这样他就能变得优秀?没能达到你要求,你就不要他了?

无论孩子最终优秀与否,加上了“条件”,任何感情都会大打折扣。

同在屋檐下,我们还是父母子女,却早已貌合“心”离,何其悲哀。
 
台湾剧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中,有个故事很“虐心”:

在未来社会,女人由政府植入胚胎,生下的孩子,要接受鉴定考试,成绩的好坏,由母亲的教育决定。
 
分数高,孩子和妈妈住豪宅;考得差,去住贫民窟。
 
分数更低的孩子,会被直接销毁。
 
女主角若娃,是在能考满分的哥哥意外身亡后,由妈妈植入胚胎而降生,但她成绩不好,妈妈就让她假扮有“多动症”,不用参加鉴定考试,以保住高品质的生活。
 
但若娃却无意得知:有“过动症”的孩子,会被评定是瑕疵胚胎,也会被销毁。
 
而她哥的死,并非意外,而是妈妈的“计划”……
 
最后,因为爱妈妈,若娃回了家,乞求妈妈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,妈妈却眼神冰冷,还是把她送去强行“销毁”了,然后重新植入胚胎,拥有新的宝宝……
 
这个剧看来令人毛骨悚然!
 
但现实里的很多父母,就是用这样的一种心态, “残忍”对待孩子:你必须优秀,否则我就会“放弃”你。
 
卢梭说过:“我们待别人的态度,实际上最终是别人待我的态度。”
 
这样的关系,会让我们和孩子之间折减了亲昵、信任、和爱,感受不到家的暖,爱的幸福。
 
这无疑,是一种互相伤害。
 
那个“笨小孩”,在等你的一个拥抱
 
好友阿茗,小时候读书很吃力,是个“落后生”,她爸妈却只是笑笑:
 
“哪里?那是你还没开窍呢!”
 
有次,她的数学只考了40多分。她战战兢兢,抹着泪地回了家。
 
爸爸没有生气,而是先给了她一个拥抱,安慰她:
 
“没关系!别哭,快给我看看哪里不会?”
 
那天晚上,爸爸自己用笔细心地把整张试卷的题,都抄了下来,教阿茗重新做了一遍。
 
阿茗说,爸爸是个优秀的中学教师,而自己却是个一无是处的“学渣”,爸爸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,而是一直鼓励、开解她。
 
后来,她能考进不错的高校,进入不赖的公司做了设计师,都是因为爸爸不放弃的爱,在一直支撑、滋养着她。
 
“所有人都说我不行、是个‘笨小孩’,但我爸总说:‘没事,你慢慢来。’”阿茗感慨地说。
 
亲子教育作家月下客说:
 
“任何一段关系,终究还是始于爱,成就于爱。因为爱,所以愿意去相信;因为爱,所以愿意去包容;因为爱,所以愿意去接纳。”
 
那个所谓的“笨小孩”,只需要你的一个拥抱,便能照亮那颗灰暗的心,释放出他无限的潜力——被父母无条件深爱、信赖和支持的孩子,在成长路上纵有千难万险,终会披荆斩棘,拥有晴好的幸福。
 
因为他曾被无条件地、妥善地接纳着、包容着、鼓励着,内心始终驻守着幸福和能量,能安心地、全力地成长,追寻着明丽的梦想,更会同样深情地爱着父母。
 
诗人泰戈尔,曾写过一首关于孩子的诗《审判官》,让人心头一热:
 
“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,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。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,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……”

愿我们都懂得爱,用满心的爱去拥抱孩子、悦纳孩子,给彼此的人生,酿造一段最美的时光。
 


友情链接link
Baidu
sogou